复兴东路第三小学2018—2022年五年规划
发布时间:2018-09-07 来源:复兴东路三小

追求有品质的幸福教育

——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东路第三小学20182022学年发展规划

 

【目录】

一、学校发展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背景及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发展状况分析

二、学校发展目标

()一个宗旨

()两个主题

()三个抓手

()四个支柱

()五大目标

三、学校发展的行动项目

() 行为养成、育人修心的德育创新行动计划

() 尚美乐学与善思一体的校本课程行动计划

() 注重转型、立足变革的课堂教学行动计划

() 师风引领、师德境界的教师成长行动计划

() 学校家庭与社区一体的家校共育行动计划

() 内驱激励、师生发展的星符评价行动计划

四、学校发展的保障机制

()制度保障

()管理保障

()后勤保障

()技术保障

()监督保障

 

 

 

 

 

 

 

 

【正文】

本规划是经过前一轮规划的引领、实施,借助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队伍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16年区政府对我校的督导报告显示,学校的办学综合水平和社会影响度逐年提升,在课程教学和文化治校方面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与此同时根据诊断评估和当今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学校的新一轮发展需要直面教育难题、不忘办学宗旨,不断推动学校办学和服务品质提升,让幸福教育惠及每一个人,也为区域基础教育转型发展提供范例。

一、学校发展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背景及学校基本情况

黄浦区复兴东路第三小学前身为护国义务小学,1956年改为公立邑庙区复兴东路第三小学,1979年学校被定为南市区重点小学,1984年成为上海市整体改革实验学校,1991年起先后成为上海市第一、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实验性学校,本世纪初被命名为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学校先后被命名上海市安全文明学校、上海市首批书香校园、全国雏鹰大队、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心理健康达标学校、上海市语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实验基地等。在20122017五年规划中,学校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幸福教育,为精彩人生奠基”的办学目标,以“每一缕阳光闪耀每一个孩子”为课程理念,经过全校师生五年努力,已完成预期的发展目标,呈现出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教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家校文化、校园文化的多维品牌框架,师生浸润其中,获得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与精神状态、竞合相融的生存方式与发展路径,学校办学风格彰显、文化气象独特,教育品质不断提升,形成良好社会声誉。

学校目前有20个教学班,学生人数为645人,在编教职员工65人,专技教师62人,平均年龄41.16岁。专技教师中男教师8人,女教师54人;中共党员26人,共青团员6人,民主党派教师2人;专技教师中拥有大专学历11人,占17.7%,拥有本科学历45人,占72.6%,拥有研究生学历6人,占9.7%;专技教师中具有高级教师职称5人,占8.1%,具有一级教师职称39人,占62.9%,具有二级教师职称17人,占27.4%,具有三级教师职称1人,占1.6%;获得黄浦区学科带头人1人,区骨干教师3人。

目前,学校中层管理部门有3个,分别为教导处、人事处、总务处。教导处分为教学、课程、德育、科研和教务。获得黄浦区先进教研组1个;区级以上课题研究6个;学生社团36个;校级家长委员会成员20人。

(二)学校发展状况分析

1.形成的优势

过去五年,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要求,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坚持幸福教育的办学思想,并围绕“幸福教育,为精彩人生奠基”办学理念,通过梳理明确育人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实施质量保障体系等,促使了学校办学思路的日益清晰,同时,办学理念的深化实践推动学校形成了如下基本优势:

——课程体系,逻辑性强。学校课程体系注重适切,三类课程功能清晰。学校以“每一缕阳光闪耀每一个孩子”为课程目标,形成了以“尚美、乐学、善思”为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结合市中心老城厢地域特征,课程内容强化整合性并渗透上海人文底蕴,初步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特色雏形,2016年出版了《幸福的样子》(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书。

——德育工作,针对性强。制定“尚美”在各年段和各类课程的达成目标,让育人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和每一项活动中,汇编教师育人小故事的《幸福的温度》(科普教育出版社),凝聚师爱情怀、崇尚育人方法、营造育人文化。开展“最美复三”系列实践、“尚美之星”和尚美集体评选与表彰等活动,针对性非常强且具有学校特色。

——教学工作,操作性强。从组织结构、课程与教育教学质量、师生发展和外部资源保障等方面入手,打破单一评价指标,不断完善以“复三小学生培养目标”为导向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特色教研组评选、幸福教学节系列活动、复三好作业、无作业日、“开学减负三要三不要”等科学减负增效举措,不断使教师聚焦学科素养,教学生态进一步改善,课堂逐步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学堂,切实在减负的同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师资建设,成长性强。以寻找幸福密码为校本研究主题,以课程实践为载体,以项目研究为过程,通过专业引领,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以“学生立场、立足课堂、源于问题、协同教研”为原则,聚焦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研究,聘请专家指导,努力为教师创设合作研讨的教研平台,也激发了教师共同发展的意愿,提升了学校师资队伍的专业成长。

——管理机制,发展性强。学校依据市区相关精神,结合教育改革形势,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领导和监督作用,着力于管理机制创新,提升制度的激励功能,借助绩效工资改革的方案完善,干部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保障了学校组织有序健康运行。学校在各方面都制定了有效的管理机制,制定《复兴东路第三小学制度管理细则》手册,保证了学校健康运行和良性发展。

2.面临的问题

在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背景下,根据对办学情况的诊断和研判,形成幸福办学思想持续优质发展的基本共识:破解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高位瓶颈,进一步提升职业幸福指数;破解课程系统建设中的核心难题,进一步彰显校本特色课程;破解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探索合作教学模式;破解管理机制优化中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提高管理整合实效,从而走向幸福与卓越。具体来说,尚存的问题主要有:

(1)课程的持续优化

一是目前学校构建的三类学校课程体系,积累了一定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经验,但部分课程的品质还不够高,课程的评价也有待整合。二是德育课程尚需进一步体现实效性,德育是触及人心灵的重要课程,要把尚美的培养目标和德育课程的整体性梳理好,同时发挥少先队三维奖章活动品牌的信息化功能。

(2)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是小学一级教师面临专业发展瓶颈,目前学校小学一级教师占62.9%,八级和九级教师已经饱和,未来五年要进一步激发这一群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形成“特色教师”和“品牌教师”。二是确保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时间保障,通过制度制定为教师获取更多的自主时间学习时间和空间。三是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较高,部分教师自我发展动力不足,部分学科缺少引领性的教师,要通过项目设计整体提升师资队伍专业水平。

⑶ 教学的品质发展

一是素养背景下项目化研究的挑战。语文教学一直是学校传统优势学科,过去五年,借助项目研究、专家引领和教师优化盘整,英语、自然和体育学科有了一定发展。未来的学校教学,核心素养下的跨学科和综合性活动势必需要打破学科壁垒,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转变思路、协同行动,深入思考、研究和实践具有“破壁”的学科教学方式。二是绿色指标下的质量把关,思考如何通过评价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如何落实单元整体设计下的教学环节的一致性。

⑷ 管理机制的突破

一是学校周边地区拆迁的影响。过去一年多时间,豫园地区靠近学校周边的居民动迁让学校未来的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学校将坚持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将周边地区的动迁给学校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二是学校的管理事务整合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高事务管理效能,在保证品质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感。三是.家校合作亟待机制层面的突破。学校比较注重利用家长资源,但还未形成机制层面的保障,站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高度,要善于倾听家长对办学的诉求,深层次地思考和设计家校合作制度和运作机制。

二、学校发展目标

()一个宗旨:在公共教育服务视野下,依法治校,坚持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五年普法规划,推进学校治理现代会,落实“幸福教育,为精彩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树立每一缕阳光闪耀每一个孩子的课程理念,追求有品质的幸福教育。

()两个主题:幸福是学生和教师成长经历中获得的体验,幸福教育力争培养体现具有家国情怀、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一代新人,重点凸显“人文”加“科技”特色,体现教育对学生未来社会的适应性。

()三个抓手:幸福教育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使学生发展尚美、乐学、善思三个良好品质,基本内涵体现:爱祖国、讲文明、习艺体;能自主、乐合作、会学习;有创新、善思考、敢表达。培养尚美的小金人、小艺人,乐学的小院士,善思小达人,不断发展学生的兴趣、乐趣、情趣和志趣。

()四大支柱:通过“聚光谷”课程的进一步完善,不断形成真、善、美、乐的课程群体,体现育人的求真,国学的求善,艺术的求美,科技的求乐。在学校本轮发展中,帮助师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体现管理不分边界,工作追求卓越,团队共享价值的复三精神,创造幸福教育新高度。

()五个目标:落实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推动学校转型发展,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成效卓著、有一定知名度的现代中心城区优质学校,结合国家“十三五”发展的关键词,形成五个目标:

1.幸福教育的温度,是体现爱心无疆生命力的创新;

2.幸福教育的维度,是助力聚光谷三类课程的协调;

3.幸福教育的广度,是追寻真善美和谐校园的绿色;   

4.幸福教育的宽度,是推进家校社一体育人的开放;

5.幸福教育的高度,是实现师生发展获得感的共享。

三、学校发展的行动项目

() 行为养成、育人修心的德育创新行动计划

1.目标

党的十九大要求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德育工作要体现“以德立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思想,“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教育需要思考未来人的发展目标。复三小创新德育内涵,改变空洞的说教,空乏的道理,空白的伦理和空虚的热闹的形式,开展“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式育人行动。行动以“尚美”为目标,以行为规范为抓手,将良好品行落细、落小、落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处处感受“无声”的德育浸润,使学生逐步成长为尚美小金人。

2.措施

一是目标内容:

通过问卷调查,扬美德,改陋习。用国际大视野,进行素养比较,查找行为陋习,探索中国小公民未来行为推进目标。

通过目标激励,树榜样,孕文化。寻找符合孩子心声特点的目标物复三小吉祥物“乐乐”,成为尚美榜样,挖掘“水滴精神”与尚美目标的关系。

通过细化内容,依目标,探内容。宣传强化目标内容,落实强化良好行为,做到育人修心。

 

陋习与美德

“小水滴”精神

尚美目标

细化内容

大嗓门

水柔有骨——温柔小水滴

懂礼仪

主动问好懂礼仪

学会倾听小声音

插队、抢位置

定向而行——文明小水滴

守规则

排队进校不争抢

文明休息不奔跑

乱扔纸屑

晶莹剔透——纯净小水滴

讲卫生

环境整洁齐维护

个人穿戴要整洁

自私、自顾自

上善若水——善良小水滴

乐奉献

手拉手儿乐帮助

拾金不昧学雷锋

个人主义、不分享

聚溪成河——团结小水滴

爱集体

岗位创优展风采

集体荣誉我争创

二是操作流程:

浸润式育人行动关注全员参与,聚焦尚美目标,采取护导瞬间捕捉与班主任长期观察相结合的运作模式。

总护导颁章月:每天慧眼发现,拍摄照片,微信传递,颁发奖牌。每周小太阳电视宣传,用奖牌换尚美奖章。最后每月尚美之星拍照上尚美荣誉墙。

班主任颁章月: 每天慧眼发现,颁发小水滴章。每周微信传递,挑选最亮小水滴照片一张,小太阳电视台宣传。每月班级获得最多小水滴章的换尚美之星奖牌、奖章。最后每月尚美之星拍照上尚美荣誉墙。

 () 尚美乐学与善思一体的校本课程行动计划

1.目标

依据学校培养目标,不断完善“聚光谷”三类课程。基础型课程增强学科品牌意识;拓展型课程注重人文与科技的融合,国学文化底蕴的积淀,非遗文化的传承,逐步打造校本品牌课程;研究型课程以“探”为切入点,形成符合学生年段特征和认知规律的课程序列。通过课程的有效实施,培养学生“尚美、乐学、善思”的核心素养,不断涌现尚美小艺人、乐学小院士、善思小达人,使之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2.措施

1)基础型课程,有力推进

学校将9门基础型课程分为语言类、科学类、艺体类、品行类这四大类课程。其中科艺体卫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对培养学生特长,提升学习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技教育做到抓好特色,稳步推进,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程教师充分利用学科教材资源,学校的创意空间——聚光谷、机巧坊,在学校科技传统项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类校本课程的浸润, stem课程的探索,区、校科技节等活动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使其成为乐学小院士。

艺术教育以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培养学生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课堂教学注重美育渗透,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通过330课程、“乐乐系列”之“乐美韵”课外拓展,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发展个性,培养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感,使其成为尚美小艺人。

体育教育以“兴趣化”为导向,点面结合,有效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面上抓好体育活动的普及率,结合学科、区校各项体育活动及竞赛,注重游戏的开发、推进,不断激发学生体锻兴趣。点上在传承学校传统项目排球的同时,结合校本课程篮球、健身操、网球等运动团队的训练,促进体育特长生个性发展,力争有一至两个项目在各级竞赛中有所突破,提升区域影响力,使其成为善思的体育小达人。

基础型课程不断增强学科品牌意识,彰显学科特色,注重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关注单元整体作业的设计,通过作业优化,完善命题,保障学科质量,提升学生学科综合素养。

2拓展型课程,有效延伸

拓展型课程,深入推进品牌课程建设,有效延伸。注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人文底蕴。结合学校“乐乐系列”、“美丽节日”、“缤纷奖章”等拓展型课程活动内容,继续推进“诗文趣话”等品牌课程的建设,通过开展“读书节”、“元旦、六一争章”等学校节庆活动,营造书香校园的读书氛围,使学生身心浸润,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注重非遗项目的传承,延伸学校课程,彰显校本特色。有效利用豫园、文庙等在地资源,与有资质的机构主动对接,在继续传承“乐编织”非遗项目的同时,引入“捏面人、扎花灯、做折扇”等非遗项目,通过课程的体验,感受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姿,同时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化与创新。

注重科学类校本化课程的研发,继续推进“纸艺飞扬”等品牌课程,彰显海派文化,将科技与人文有机融合。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学校“机巧坊”、“聚光谷”、“生态谷”等创意空间的作用,在彰显学校科技传统项目——船模、航模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校“科技节”,及市区相关科技竞赛,发挥课程教师特长,打造科技品牌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3)研究型课程,有序深化

研究型课程,通过主题的确立,将各课程关联起来,使之形成序列化、逻辑化。

幸福起航   

根据市教委颁发的相关文件精神,基于校本化课程实施,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以“幸福方舟”为主题,从“我与自己”、“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三个维度确立课程目标,整合三类课程,设立以“萌芽谷”、“畅想谷”、“五彩谷”、“乐乐谷” 四个驿站的一二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通过课程的参与,促使低年级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能平稳过渡,以此不断优化学校课程实施路径。

  幸福成长

学校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依据学情量身定制研究型课程,以“探”为切入点,从一年级至五年级分别设立“入学探宝、校园探秘、成长探寻、古城探幽、幸福探路”的序列课程群。以任务为导向,充分利用在地资源及地域资源,优化重组原有课程内容,设计与课程目标相匹配的活动内容,形成完整有校本特色的研究型课程序列,充分体现学生成长发展轨迹。

幸福体验

根据本校课程特色、学生实际和社会诉求,及相关教育要求系统设计了“聚光谷”快乐30分课程,整合部分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内容,将其分为4大版块,即爱陪伴课后辅导、多乐视室外护眼、乐编织非遗项目和万花筒乐乐系列,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感受快乐活动带给自己的幸福体验。

未来五年,将坚持“面向全体、梳理结构、特色优先”的课程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地域、社区、家长等资源,与有资质的机构主动对接,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课程服务,逐年提升课程品质,有力支撑幸福教育。

() 注重转型、立足变革的课堂教学行动计划

1.目标

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互动,将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育融为一体,培养学生乐问、乐学、乐想、乐创。以单元整体设计的教与学为项目研究,建设学校Team的协同教研文化,探索“从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的“原点课堂”,减负增效,提升教与学的品质。

2.措施

1)探索体现学生“四乐”的“原点课堂”

首先,课堂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理解、爱、信任学生是前提;师生之间的温情对话是关键;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具有重要作用;树立好榜样是重要保障。只有在自由、平等、互助、共享的氛围中,才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质疑力和想象力。

其次,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模式、转变学习方式,把课堂主体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做到学生先说话,教师后评价;学生先实践,老师后指导;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助教”;学生当“评委”,老师当“嘉宾。

最后,以“优秀教研组”评选为依托,不断转型课堂,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加强目标下的教学各环节的一致性实践与研究,研究评价对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切实从源头上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获得感。

2)形成有Team特征的高效协同式教研

协同式教研TEAM WORKTtarget,即有目标;Eemotion,即有热情;Aaction,即有行动;Mmodification,即有变革。加强教研组针对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重点研究基于单元目标的教学环节,从而建设协作、互学、共进的教研团队。单元承接课程标准和课时活动,是体现“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关键”,在单元教学实施过程中,既要体现对“双基”的落实,注重知识间 “基础性、综合性、发展性” 的有机综合,又要体现学科素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系统训练。

3)建立导向学科素养的教与学机制

充分体现育人为导向的教研管理机制,建立教学流程管理,如教研、科研、师训一体化联合工作机制,不断做实“寻找幸福密码”校本研修、幸福教学节、优秀教研组评选机制、教科研年度会议等学校品牌教研项目,不断导向学科素养形成的教与学。

教学的转型、变革行动,旨在促使孩子们的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更着眼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使他们沐浴阳光、幸福成长并受益终身。

() 师风引领、师德境界的教师成长行动计划

1.目标

学校借助“寻找幸福密码”校本研究项目,为复三的每一位教师规划适切的发展路径,从而使得教师走向专业自觉,获得职业幸福感。让复三的每位教师有追求、有目标、有计划、有行动、有成长是未来五年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理念。

2.措施

(1)规划教师专业成长

一是制定不同类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标,通过教师三年规划中的个人成长目标,问卷或座谈会的形式,由学校考评小组牵头制定复三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指标”,并按学期进行成长考核。

成长期教师发展指标:针对新入职五年中的成长期教师,成长为合格教师。

成熟期教师发展指标:针对入职五年以上成熟期教师,成长为课程与教学和管理班级的行家。

成名期教师发展指标:针对形成个人教育教学特色的教师,成长为市、区级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师,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二是提供不同层面教师的个人发展平台,给予素质高、能力强、有奉献的教师更多的成长平台,为学校管理层结构优化、培养后备干部打下良好基础。

教师工作坊:由学校具有相关教育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作为工作坊主持人,还有具备高级职称的校内或校外教师作为专家顾问来引领,通过专项目驱动、职业体验、经验辐射、志愿服务,使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带教工程:通过骨干教师带教,师徒结对,在传帮带中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

岗位轮训:通过青年优秀教师岗位轮训,使其熟悉学校管理工作,成为后备干部成长的平台。

教师自培:结合教育热点,邀请校外教育教学专家带讲座、带视频、带教研进校园,为有特色的教师成长把脉,搭建展示平台,使其成为培养市、区有知名度教师的成长平台。

(2)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立德践行”师风师德活动:以黄浦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区,我校争创上海市文明校园为契机,通过系列活动关注教师专业态度,诠释师德内涵,提升师德境界。

二是“月享十分”教师读书活动:通过好书分享,案例撰写,专题研讨等系列读书活动关注教师专业知识,唤起教师文化自觉,以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长技、读书促工作,让复三教师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三是“寻找幸福密码”主题培训:寻找“幸福密码”校本培训,感受教师的职业幸福;“月悦活动”素养类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幸福教学节”各类研修活动,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幸福讲坛”微讲座培训,营造教师学习共同体。

 ()学校家庭与社区一体的家校共育行动计划

1.目标

落实幸福教育的宽度,学校要主动了解家庭,走进家庭,也鼓励家长主动对接学校,成为学校的良好教育伙伴,承担一定学校发展的职责和义务,多渠道参与学校事务,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2.措施

落实幸福教育的宽度,学校要主动了解家庭,走进家庭,也鼓励家长主动对接学校,成为学校的良好教育伙伴,承担一定学校发展的职责和义务,多渠道参与学校事务,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是创建家校共育的环境。首先落实规章制度。制定具体可行的管理网络,完善和建立家校沟通制度、明确教师家校沟通的职责、制订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考核办法,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网络,使工作有章可循。每学期通过家长调查问卷、专题家长委员会会议等形式进行调研。其次落实工作团队。成立德育室负责的领导小组,践行统筹规划、协调资源,开展“家长讲坛”活动,助推此项规划有序的进行。

二是创建家长委员会运作模式。学校根据《家长委员会管理章程》,成立学校家委会,家委会负责人由家长担任。依据章程开展工作,保障家长学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及时有效。家委会承诺第一时间答复并解决家校问题,形成教育合力。

做到尊重家长。全体家长自愿报名,公开竞聘,让热心、有才能的有识之士加入到学校大家庭,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其次要招贤纳士。三级家委会不选择家长的工作和职位,只要是对学校工作持有一腔热情的有识之士,公开竞聘成功后,都能成为我校家委会的一员。最后需要自主管理。各班家委会自主运作,由家委会主任组织本班委员和家长代表定期召开会议,自主管理班级各项事务。

三是开发“三位一体”教育课程。为增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互动共建的实效性,整合每位教师、家长、社区的有利教育资源,多渠道实施教育。首先立足课堂传播幸福。一建“家长讲坛”。学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家长学校授课,共享资源,和谐发展。二建“家长学校”。学校邀请知名人士到校现场为家长传授育子经验,形成“家长参与、社会支持、共同成长”的育人氛围。通过沟通途径见真情。除一般的上门家访和电话家访外,建立“家长微信群”、“班级QQ群”等及时反馈学生表现,发布温馨提示,交流育人心得。

() 内驱激励,师生发展的星符评价行动计划

1.目标

星符评价,星符与幸福两个字是谐音,寓意为学校对学生、教师和员工的评价以激励内驱动力和星级学生,星级教师和星级员工为目标,让每一个人在复三感受幸福,感悟幸福和感动幸福。通过对评价内容的确定和评价工具的开发,重点强化德育、课程、教学、教师和学生成长等内容的评价研究,借助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不断推进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形成有利于幸福教育品质形成的评价机制建立

2.措施

1)行为养成、育人修心的德育创新行动评价

评价对象:学生成长评价     评价主体:教师、家长

评价标准:《复三“小水滴”德育观察表》

评价路径:护导颁章月与班主任颁章月交替进行

护导老师:慧眼发现(每天)    微信传递     颁发奖牌    小太阳电视宣传(每周)     换取小水滴奖章    尚美之星荣誉墙(每月)

班主任:慧眼发现(每天)    颁发小水滴章     最亮小水滴照片一张(每周)     小太阳电视台宣传     换尚美之星奖牌(每月)   尚美之星荣誉墙

评价工具《活力少年评价手册》、VIP三维奖章平台

2)尚美乐学与善思一体的校本课程行动评价

评价对象:三类课程评价

评价主体:教师、家长、学生

评价标准:《复三小学课程实施制度》

评价路径:学生座谈          

教师访谈       专家评估        反思整改

          家长问卷

评价工具:《学生课程访谈问卷》 、《教师课程访谈问卷》、《复三小学课程调查问卷》

3)注重转型、立足变革的课堂教学行动评价

评价对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主体:同学科教师互评、教师自评

评价标准:《课程标准》 、《年段目标细则》 

评价路径:             同组教师评价

教师课堂教学                     教研活动总结      课堂改进    

教师自评反思

评价工具:《复三小学课堂观察表》、幸福豆

4)师风引领、师德境界的教师成长行动评价

评价对象:教师个人综合评价

评价主体:教师自评、同学科教师互评、行政领导

评价标准:《绩效工资实施细则》、《复兴东路第三小学教师年度考核表》

评价路径:教师填写《复兴东路第三小学教师年度考核表》、《年度教育教学实绩反馈表》      同学科教师互评填写《复兴东路第三小学教师年度考核表》         行政领导讨论评估      评选年度幸福教师

          教师制定《教师自主发展规划手册》     实施规划      提出整改措施       规划小结       中层分管领导评估         绩效考核评定

评价工具:《年度教育教学实绩反馈表》、《教师自主发展规划手册》

5)学校家庭与社区一体的家校共育行动评价

评价对象:家长

评价主体:教师、家长互评

评价标准:《家校互动评价积分表》

评价路径:家长参与学校活动        学校给予家长积分        期末评选“家长积极分子”与“幸福家庭” 

评价工具:定额积分

四、学校发展的保障机制

根据幸福教育的办学目标和项目推进的需要,构建“品质促发展”为主题的幸福教育管理保障体系,包括体制保障、组织保障、队伍保障、权利保障、评价保障和服务保障,让全体教职员工在民主参与中感受幸福,在自主管理中感受幸福,在项目研究中感受幸福,在专业发展中感受幸福,在服务支撑中感受幸福,真正让幸福教育惠及每一个人。

() 制度保障

学校建立实施规划的管理制度,明确相应的管理职能,制订相关的考评制度,建立规划实施的运行推进机制。确保规划制订的科学性,确保规划实施的可行性。

⒈坚持校内民主,充分发挥党组织、教代会、工会组织的职能,充分征询广大教职工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⒉明确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在规划实施中的职责,确立规划管理流程,责任到人。确立“分阶段实施、分阶段落实”的推进策略,通过每学期学校工作计划的制订,细化近期工作任务,明确重点,提高规划实施的执行力。

⒊建立规划实施自评小组,明确职责,定期召开会议,对五年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协调。结合校务公开,接受校内外的监督和支持。

()管理保障

严格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中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合约合同办事,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从本校实际出发,逐步建立并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力求以现代管理理念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推进学校内部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做到每五年修订一次《学校章程》。

发挥学校党支部在学校工作的政治核心作用,规范学校教代会在重大决策中有一定制约的现代体制,同时规范各项工作项目的招标制和项目负责制。

明确部门和个体的行动责任。发挥规划领导小组在学校工作推进中的引领作用,保证学校发展的重点行动项目顺利开展。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积极参与规划项目,形成教师团队智慧,并在团队中成就自身专业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校管理和文化建设的主人,参与班级管理和活动的策划、实施。依托家庭、社区,深入推进家校合作,为学生幸福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党建网、创文明专栏,搭建政务、党务公开平台。学校的重大举措,重要的人事、财务安排,向广大师生公开,增强了透明度,增加了知晓率。在招生、收费等工作中,坚持依法操作,增强透明度,杜绝违规操作。设立校长信箱,收费公告栏,校务公开栏,党务公开栏。建立了学校重大事项公示制度,以最全面、最便捷、最公开的方式,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搭建互动平台,不断体现社会参与,家长满意”的管理。

()后勤保障

以提升服务质量及丰富服务内涵为宗旨,探索高效的后勤保障机制。强化各类管理制度,实施管理过程“问责制”,对发现的问题、隐患或事故应在与部门相关管理人员联系的同时及时并积极地进行处理或协助解决,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理顺服务操作流程,实施教育服务“现代制”,积极申报后勤服务物业管理制度,体现管理的更高效和规范。完善空间设计方案,实施校园建设“听证制”,造梦空间,优化空间提升课程品质,通过整体规划与逐年实施的方式,完成学校环境空间改造建设,形成特色的校园环境建设体系,提升师生幸福指数。

()技术保障

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互联网+的教育发展趋势,从数字化教学发展趋势出发,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品质教育教学。

改建校园网,提升网络应用层级,整合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和数字化平台,强化校园网络的互动功能。结合三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建立“教师个人发展电子档案”,做好完善 “教师研修”、“家校互动”等特色平台。做好学生的个人档案发展管理,通过多彩的课程、丰富的评价,促学生健康成长。

 ()监督保障

建立高度自治的家校社合作机制,以“增加透明度,提升信任度”为指导,进一步完善家校社联席会议,听取家长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和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建议,学校定期将有关信息提炼汇集成册,供教师借签和改进,供学校决策时参考。通过每年“家长满意度调查”和家校开放日活动,及时了解家长呼声及社会诉求,并就家长、社会关注的问题及时予以回复,做好政策解释和矛盾化解工作,提高家长、社会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

当学校的活动走到孩子中央顺应孩子天性去规划,当学校的规划变成孩子有意义成长的逻辑建构时,幸福教育的一切都会是美好的!

五、实施五年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长:季峻岭

副组长:胡爱珠

  员:王文岚    常  瑾    毛劼蕾    李玉琴    唐喆萍    杨春艳

        施中真    莫卓群    蔡丽菁   

本规划自学校教代会通过之日起实施。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