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三小学心理危机干预预警制度
发布时间:2017-03-03 来源:

复三小学心理危机干预预警制度

    综合国内外采取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有认知疗法、沙盘游戏治疗、绘画疗法等等。可以归纳为三类:谈话式、艺术式(借助艺术表现形式)、游戏式。在这三种方式中,艺术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易于为创伤后儿童接受并成功治疗PTSD的治疗介入模式。艺术治疗 是将人们潜藏在内的创造力唤起,运用故事 、绘画 、游戏 、写作 、心理剧等方式,通过治疗师的协助,帮助儿童将其未说出及尚未解决的冲突表达出来,同时使人们的认知、情绪、创造力重新复苏的过程 (Beverly1997)。因为创伤后有很多儿童不愿意分享自己的受创经验,因此通过故事、绘画等形式来呈现是一种强而有力的治疗方式  

  一、危机干预步骤
1
确定问题。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从求助者的立场出发,确定和理解求助者的问题。干预人员使用积极的倾听技术:同感、理解、真诚、接纳以及尊重。包括使用开放式问题。既注意求助者的语言信息,也注意其非语言信息。

 2保证求助者安全。在危机干预过程中,干预人员应该将保证当事人安全作为首要目标。这里的安全是指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危险性降低到最小的可能性。在干预人员的检查评估、倾听和制订行动策略的过程中,安全问题都必须给以同等的、足够的关注。
 3
给予支持和帮助。危机干预强调与当事人沟通和交流,通过语言、语调和躯体语言让求助者认识到危机干预人员是能够给予其关心帮助的人,让求助者相信¡°这里有确实很关心你的人¡±。

 4提出应对的方式。帮助当事人探索可以利用的替代解决方法,促使当事人积极地搜索可以获得的环境支持、可资利用的应付方式,启发其思维方式。当事人知道有哪些人现在或过去能关心自己,有许多可变通的应对方式可供选择。

 5制订行动计划。帮助当事人做出现实的短期计划,包括另外的资源的提供应付方式,确定当事人理解的自愿的行动步骤。计划应该根据当事人应付能力,着重于切实可行和系统地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计划的制订应该与当事人合作,让其感到这是他自己的计划。制订计划的关键在于让求助者感到没有剥夺他们的权力、独立和自尊。

  6得到当事人的承诺。帮助当事人向自己承诺采取确定的、积极的行动步骤,这些行动步骤必须是当事人自己的,从现实的角度是可以完成的。如果制订计划完成得较好的话,则得到承诺是比较容易。在结束危机干预前,危机干预工作者应该从求助者那里得到诚实、直接和适当的承诺。
   
除以上六步之外,还应该启动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包括:来自于父母及其他亲人、来自于老师和同学、来自于其他方面如朋友和社区志愿者的支持等。这种支持不仅包括心理和情感的支持,也包括一些实质的救助行动。有调查表明,大学生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社会支持具有可靠同盟、价值增进、工具生帮助、陪伴支持、情感支持、亲密感和满意度等调节功能,这些功能对处于危机期的大学生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校危机干预的程序

 1. 问题的发现

  学校要建立起通畅的学生心理危机信息反馈机制,做到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学生心理危机动态,对有心理危机的同学,周围同学应予以理解、关心和帮助,并及时向班主任老师反馈情况。对有行为异常或近期情绪、行为变化较大的学生,心理辅导老师应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并做好咨询记录;对问题严重的学生需转介到校外心理指导中心,由心理指导中心请相关专家对学生进行预诊和危机风险评估,提出危机干预措施和初步的治疗建议。

 2. 讯息报告 

  发现学生危机情况,周围同学应立即向班主任老师报告;班主任老师在采取必要措施,并在迅速赶往现场的同时,向学校分管领导报告;学校分管领导立即向校长报告,同时调动和组织学校相关人员到现场;学校校长视危机严重程度酌情向学校上级部门及时汇报。

3. 即时监护

    学校根据预案程序,立即安排专职人员对危机学生进行24小时监护,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

4. 通知家长

  在校内实施监护的同时,学校应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家长来校,如果家长确实无法尽快赶到学校,在家长以传真、电话等方式的授权下,对学生采取治疗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可直接送至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抢救等相应处理措施。对没有监护能力或不配合学校的家长,学校应对学生实施抢救措施或派人将学生护送回家。

5. 进行阻控

  对于有可能造成危机扩大或激化的人、物、情境等,进行必要的消除或隔绝。对于学校可调控的可能引发其他学生心理危机的刺激物,学校应协助有关部门及时阻断。

6. 实施治疗

  需住院治疗的,必须经家长将学生送至专业卫生机构治疗;可以在校坚持学习(前提是不会危害其他学生的)但需辅以药物治疗的学生,应与其家长商定监护措施;不能坚持在校学习的,按照学校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由家长监护并离校治疗,复学必须有医生证明。

7. 应急救助

  得知学生有自伤或伤害他人倾向时,相关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采取救助措施,紧急情况下应先拨打110120等紧急电话求助。

8. 事故处理

  当学生自伤或伤害他人事故发生后,学生工作主管部门负责现场的指挥协调;对当事人实施生命救护或配合相关人员护送至就近医院救治;对其他学生进行安全监护;负责保护事发现场;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心理辅导教师负责稳定当事人情绪,制定心理救助方案,实施救助;做好家长安抚。

 9. 干预评估

  事故处理结束后,心理辅导教师负责事件的成因分析,对事前征兆、事发状态、事中干预、事后疏导康复等情况认真梳理全面评估,对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手段和措施认真总结;对事件处置不力,干预不佳要及时分析,以备今后参考。

三、危机干预的工作要求

1. 信息畅通。参与危机干预的工作人员要做到快速反应,确保信息畅通。

  2. 工作到位。危机发生时,相关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靠上工作,靠前指挥,迅速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

  3. 协调配合。相关人员在现场指挥的调度下,主动配合,服从指挥。

  4. 记录备案。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做好书面文字记录,必要时做好音像资料的收集,确保资料详细完整。

  5. 保护师生。既要保护好当事人,又要保护好相关人员。

    6. 责任追究。对于因违反工作原则、延误时间、知情不报等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单位或个人的责任。

四、心理危机干预主要应用技术
   1.
支持技术。

    这类技术的应用旨在尽可能地解决危机,使当事人的情绪状态恢复到危机前水平。由于危机开始阶段当事人的焦虑水平很高,应尽可能使之减轻,可以应用暗示、保证、宣泄、放松、环境改变、家庭指导或转介服务。

  2. 干预技术。又称解决问题技术,帮助当事人按以下步骤进行思考和行动,常能取得较好效果:
    (1)
明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
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3)
罗列并澄清各种方案的利弊和可行性;
    (4)
选择最可取的方案;
    (5)
确定方案实施的具体步骤;
    (6)
执行方案;
    (7)
检查方案的执行结果。

   在这里心理辅导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促进和鼓励,而不是提供现成的意见。心理干预人员在干预过程中的职能是:

   (1)帮助患者正视危机;

   (2)帮助患者选择可能应对的方法;

   (3)帮助患者获得新的信息或知识;

   (4)可能的话在日常生活中给患者提供帮助;

   (5)帮助患者回避一些应激性境遇;

   (6)避免给予不恰当的保证;

   (7)敦促患者接受帮助。

五、心理危机早期预警

    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1.情绪低落抑郁者(超过半个月);

   2.过去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

   3.存在诸如学业失败、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人际冲突等明显的动机冲突或突遭重挫者;

   4.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

   5.性格有明显缺陷者;

   6.长期有睡眠障碍者;

   7.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

   8.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

   9.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

   10.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对近期有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1.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

    2.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

    3.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