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幸福密码复兴东路第三小学十三五校本培训规划
发布时间:2017-01-05 来源:

一、指导思想

以市教委“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适应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要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引领,我区坚持“面向全体学校面向全体教师”的工作原则为指导,我校“幸福教育为精彩人生奠基”为基础,设计“寻找幸福密码”课程,以课程实践为载体,以项目研究为过程,通过专业引领,促使教师边计划、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在将“信奉理论”提炼和转化为“行动理论”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幸福智慧,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二、现状分析

优势:

1.培训经验的积累:“十二五”的校本培训积累了一定的培训经验,以“学习中心”为依托,初步形成了“寻找幸福密码”的主题式培训模式,校本培训还被评为区优秀校本培训项目。

2.培训助推学校课程:在“十二五”期间,校本培训聚焦转型背景下的课程与教学,让教师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新理念和新方法,同时也让学校在构建新一轮幸福教育下的课程中有更好的设计和呼应。

3.培训助力教师发展:教师借助校本培训,不断接受新课程理念,在广大教师结合“三年个人发展规划”,实现了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通过培训,干部与教师队伍进一步发展与成熟,教学骨干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特点。在学校形成了市区级骨干教师带领全体教师共同进步的梯队式教师群体。

不足:

1.培训形式较为单一,多以讲座,教师集体培训为主。

2.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够强,没有考虑教师的实际需求,总体兴趣不足。

3.培训过程交互性不够多,教师间相互学习,交流的意识较弱,教师的个性不凸显。

鉴于此,新的“十三五”教师校本培训,师德与素养课程将以教师兴趣为出发点,在寻找幸福密码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幸福智慧。实践体验课程将以课堂实践为抓手着重以我校课堂教学实践为抓手,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为切入口,从习得课程的开发、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学习指导等为主要内容开发复三小学的幸福课程,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三、研修目标

总目标:设计“寻找幸福密码”课程,以课程实践为载体,以项目研究为过程,通过专业引领,促使教师边计划、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提升教师的幸福智慧,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具体目标:

1.加强“幸福课堂”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积极开展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增强教师科研与创新意识。

3.开发有复三教师个性的“寻找幸福密码”校本课程内容,提升教师的幸福智慧,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四、校本培训学分结构及组成

校本研修课程

师德与素养课程  实践体验课程

8分)               10分)

                                         

                                    

师德(6分) 素养(2分)实践体验(9分) 信息能力提升(1分)

五、研修内容

1.师德素养课程:由支部,工会规划,以轻松休闲的方式(如:基本功练习,读书交流,月悦活动等)“寻找幸福密码”,在找寻中,获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提升教师的幸福智慧。

2.实践体验课程:由教导处,德育处规划,以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方式(如教学节,英语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科研专题会等)“寻找幸福密码”,在找寻中,帮助教师在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不断反思中更新思想,提升课程运作、课程评价的能力,追求教师专业认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一支高端教师队伍。

3.信息能力提升课程:由计算机负责教师规划,以数字故事的学习与制作的方式“寻找幸福密码”,在找寻中,收获成长的喜悦,用媒体述说教育教学中成长的幸福故事。

六、研修形式

1.以学代培

大力倡导和鼓励教师以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自定规划,自学书籍,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内在,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可以寻找学习的伙伴,通过相互间的学习,经验交流等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2.以课代培

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让学校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锻炼和提高自身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抓好新老教师的同上一节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年级教研课、校级研究课、课题汇报课、各类选拔竞赛课并及时进行评课,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3.以结对代培

充分发挥新老教师的特点,达到老带新、新促老、互帮互学、各得其所的目的。对教师新老结对,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要监督结对培训的过程,年终进行检查评估验收和奖励。

4.以研代培

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提高反思、学习、研究的自觉性。要求教师自主自立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人人有奋斗的目标。

5.以会代培

有计划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教学观摩展示会等,促进教师继续学习。在校内组织教师教学经验交流、课堂教育教学展示会等,让教师在交流实践经验、探索方法、交流成果、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6.以考察代培

有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使教师们眼界开阔、思想解放、观念转变。通过学习、比较,在各个方面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东西,激发教师自觉学习、研究及实践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结合本人的实际,提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建议、思路和方法。

 

 

七、课程框架

 

模块

内容

实施时间

学分

师德

在“幸福密码”的找寻中,获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提升教师的幸福智慧。

201720182019

6

素养

在“幸福密码”的找寻中,获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提升教师的幸福智慧。

20172019

2

实践体验

以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方式“寻找幸福密码”,在找寻中,帮助教师在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不断反思中更新思想,提升课程运作、课程评价的能力,追求教师专业认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一支高端教师队伍。

2016--2020

9

信息能力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用媒体讲述专业成长的故事

2016.9-2017.2

1

 

八、保障措施 

()完善校本研修的管理机制

姓名

职务

承担内容

季峻岭

   

课程支持和协调

胡爱珠

支部书记

师德素养

王文岚

工会主席

师德素养

杨春艳

语文教导

实践体验

李玉琴

数学教导

实践体验

 

   

实践体验

唐喆萍

大队辅导员

实践体验

施中真

后勤主任

信息能力

毛劼蕾

人事干部

负责教师个人学分与文档匹配的审核工作,考勤,进行学分登记管理,课程资料的积累。

 

(二)注重校本研修的流程管理

各课程负责人根据学校制定的“十三五”校本研修规划,分别制定计划,并具体落实操作,及时做好“五表”的填写工作(申报表、计划表、实施表、考勤表、考核表);以及认真做好校本研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归档等工作。

(三)落实校本研修的激励机制

考核机制:

为了达成培训目标,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必须有制度的支持,为此制定学校校本培训制度。

1.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体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培训内容。

2.校本培训组织者必须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组织培训活动,每次有出勤统计,有过程记载,有效果简析。

3.每学期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无故不参加校本培训三次以上视作不合格。

4.校本培训的考核情况将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职务聘任、晋升的必备条件。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