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很多青少年都需要居家学习。日前,中国青少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05名受访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最近经历了居家学习。73.2%的受访家长认为要及时关注居家期间孩子的情绪,进行引导、纾解。受访者中,幼儿园家长占30.6%,小学生家长占52.9%,中学生家长占16.5%。
居家网课期间,缺乏正常的师生和同伴交往,密切的亲子相处、严峻的疫情状态、长期的网课学习都可能会引起同学们情绪波动,出现烦躁、焦虑、低落等负面情绪。作为小学生,他们还无法像成人一样能够冷静思考,理智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因此,认识情绪,学会用多种方法调整情绪是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
轻松、愉悦的暑假来临之际,复兴东路第三小学的心理老师在学校“幸福复三”公众号平台,通过探寻“情绪密室”的沉浸式互动方式,带着孩子们一起在游戏中根据三个提示,找到情绪管理的破解密码,即学会识别情绪、表达情绪和调节情绪。
首先,同学们通过观看动画视频,找出情绪的数量和名称,认识并命名5种基本情绪;其次,找出有效表达情绪的方法图,并根据提示,尝试补充完整情景卡片,学会用正确、有效的方式表达情绪;接着,同学们认真学习了调节情绪的方法:1. 深呼吸:鼻子吸气时腹部慢慢鼓起,屏住呼吸停留片刻,用嘴巴慢慢吐气,腹部收回;2. 转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3. 情绪瓶:用不同颜色的纸或小玩意代表情绪,识别出情绪后,扔进相应的情绪瓶;4. 情绪日记/漫画:用简单的图片或文字记录;最后,同学们用生活中遇到过的一个场景,自己独立完成情景卡。
三(2)班的朱予眸同学有所感悟:“今年的暑假因为疫情的关系,总觉得厌倦、无聊,甚至焦虑。看了这期公众号之后,我认真学习了调节情绪的方法,发现原来想要让自己的心情变好,可以有那么多好玩的方法。我打算试试用情绪瓶收集情绪,反正暑假在家里的时间这么多,我也喜欢做手工。还有,我自己也想出了许多老师没提到的调节方法呢!这周,我就和爸爸妈妈商量,希望他们在周末带我出去走走,他们同意了,我们计划去郊外看荷花、钓鱼,想想就觉得充满期待。”
对于如何处理负面情绪,父母的引导很重要,孩子们的自我调节能力更重要。这次,通过互动性的闯关游戏方式,让同学们在玩中学,自己破解密码,找到打开调节情绪的钥匙,并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密室”,拥抱快乐,感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