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调研细诊断 高位引领促提升
发布时间:2023-03-17 来源:复兴东路三小

阳春三月,醉眼的绿叶焕发着勃勃生机,含苞的花蕾蕴藏着希望的力量。沐浴着阳光,在微风的吹拂下,复兴东路第三小学的校园格外的温暖。

教育局副局长杨燕、小教科科长金羿、黄浦区教育学院副书记副院长邢至辉以及小学教研室主任傅璟带领整个教研员团队于3月14日、15日对复三小进行为期两天的教学常态调研,旨在了解整个学校学习、贯彻新课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指导提升一线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水平,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清早,教育局杨燕副局长、小教科科长金羿就饶有兴致地进入课堂,专心致志地听了英语和体育课,而16位学科教研员、2位学科中心组成员则奔走于两个校区,开展涵盖全学科、全年级的教学常态教研。

两天中,教研员们深入课堂。本次常态调研,涉及语文课6节,数学课7节,英语课8节,音乐课3节,体育课4节,美术课2节,道法课5节,拓展探究1节,自然2节,劳技课1节,信息课2节,共计41节课。

走出课堂,各学科教研员与上课教师开展深入交流。有的跟执教教师一对一面对面交流,有的则在大组中展开分享,也有的结合教研活动开展调研,所有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和细致指导。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教研员们充分肯定了学校“让每一缕阳光闪耀每一位孩子”的办学理念,也赞扬了授课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严谨的教学态度、投入的教学热情,灵活的教学机智。他们不仅感受到复三小学生们的热情、阳光,他们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以及综合素养在教研员的心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他们感受到学校以市级课题“精益作业管理研究”引领下,以作业精准设计和精细管理为抓手,落实新课标,导向学科素养,促进新型课堂教学转型非常有成效。在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学校特色的创新教学方式,信息化赋能的高效课堂,以及课程中跨学科、项目化的巧妙融合中,聚焦、凸显教材中的学科核心素养,德育渗透,体现了教师以德树人的学科育人的理念。

同时,教研员们诚恳地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策略。例如:教学设计、目标制定上一定要基于学情的充分了解,聚焦重难点,不管是对话、练习设计都需贴近学生生活,注重教学的实效性;理念还可以更新,把准区里教研展示的导向性,找到亮点和努力方向。思考基于大单元目标设计的课,基于学生活动的课,基于项目化、跨学科的活动创新设计;青年教师需注重学生倾听等学习习惯培养以及提高评价的及时性、针对性。

复兴东路第三小学将以本次教学常态调研为契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在课堂中的扎实落实,关注大单元教学,以学科素养为导向,更新理念,创新开展一系列活动,研究学科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推进单元整体设计,探索推进问题解决为特征的教学结构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等推进课堂绿色转型,从而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品质。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