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效减负”实施制度
发布时间:2017-03-22 来源:

“增效减负”实施制度

根据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入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市政府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中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促进中小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主动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我校进行“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情况如下:

一、全面落实执行市政府和市教委有关规定的措施

1.提高认识,明确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特别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减负”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的需要。我校抓好对中央、市、区“减负”通知的学习宣传,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减负”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全面把握“减负”意义,把“减负”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教育良好形象相结合,本着对教育事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好市教委和区教育局“减负”通知精神,形成“减负”工作人人抓,学生负担逐渐轻的工作局面,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2.全面贯彻,突出重点

全校严格市、区“减负”通知规定,逐条予以落实,特别强调落实五个严格执行的规定: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二、严格控制活动总量。三、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四、严格控制教辅用书。五、严格规范考试管理。

3.坚持方向,明确要求

要正确处理好减负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做到减负不减质量;处理好减负与严格要求学生的关系,做到减负不减要求;处理好减负与加强教师责任的关系,做到减负不减责任;处理好减负与刻苦学习的关系,做到减负不丢刻苦精神。

4.建立机制,狠抓落实

进一步确立和强化依法治校的观念,学校管理逐步形成法制化、规范化、民主化。以法治教,以法治校,用法规、制度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校长作为“减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贯彻、严格执行市、区教育局关于“减负”的有关规定,对本校的“减负”工作亲自部署、严格检查、抓好落实。把减轻小学生过重负担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不懈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中小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和谐发展。

严格按照教育部、市教委和区教育局关于实施“一费制”的文件精神,任何个人都不得代为办理各类教辅材料和各类物品及商业保险等,不得为任何部门和单位开展商业宣传、推销或委托收费,不得做出其他引起社会不满的教育乱收费行为。需代办项目必须经校长室批准。

5.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积极争取与家庭、社会的支持,齐抓共管,使“减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家长学校、专题讲座、家长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先进的教育思想,以及党和政府有关“减负”的规定,指导家庭教育,将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争取家长对“减负”的支持和配合。广大学生家长要了解“减负”的内容,理解支持“减负”工作,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言行和正确的方法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使“减负”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二、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切实减轻师生教学负担

(一)建立学生学习质量的管理

科学有效使用《上海市中小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方法、手段,对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素质的发展状况作全面评价。

与学校少先队争章活动有机结合。因为学生的自我认可度、 参与程度、学习兴趣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1)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点评:各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相结合,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学生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情感和对所学知识的自我评价。

家长参评:请家长参与对学生的评价,一方面是为了让家长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课程改革情况,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实现“家长、孩子与新课程一同成长”的目的。

小组互评:小组互评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提高。

2)评价方法多元化

“等级+描述”的评价方法;成果展示评价方法;阶段性分项考试评价方法;随堂评价评价方法;学生成长档案评价方法等。

()建立教师教育质量的管理

教师的教学质量是监控的重点。要对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作业批改、成绩考核等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其中,课堂教学是监控的重点。

(1)抓好教学“五认真”,扎实搞好常规教学工作,要求每个教师继续做好教学“五认真”

a、认真备课。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要求每位教师加强学习,增强文化底蕴,同时熟悉新课标(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做到2周备课。在教学中随时修改和调整教案,积累教学经验,记好教后记,并及时给予反馈。

b、认真上课。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要求每位教师按规定时间上课,学校建立巡视制度与推门听课制度。

c、认真批改。严格控制作业量,发现作业中的问题及时反馈,校领导每学期检查学生作业2次以上,并将检查情况反馈给每位教师。

d、认真辅导。全面关心学生,分析各类学生作业的情况,实施差异教学,每位教师有学习困难生名单,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提高练习,建立个案研究,促进各类学生的发展。

e、认真考试。考试既是教学质量高低的一种检验,又是教学的一种反馈,是改进教学的一种依据,必须认真对待。

(2)建立、完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项制度

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制度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的作用。

    建立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教师校本研修和校本培训制度。每一位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五年规划,鼓励教师在专业领域不断提高。

成立由优秀教师组成的课堂教学指导小组,通过各种方式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并负责向学校和教师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通过示范课、研究课和中青年教师展示课实现学校课堂的全面开放。

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和健全教师教学反思制度,鼓励、支持和帮助教师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激励教师通过自觉努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教育质量认可与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和二期课改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3)构建学习型教研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各教研组制定长远的五年教研规划,明确研究课题。教师根据学校规划、教研组计划制定个人发展的五年规划。

教研组是三级监控的关键:一级监控:学校监控(主要由教导处负责);二级监控:教研组互控;三级监控:教师自控。

()建立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质量的监督

行政人员的管理质量是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的关键和灵魂。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采用实践研究策略,结合学校实际,以学校行政管理为依托,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通过建章立制、开展教育质量评价和诊断活动、分析利用评价结果,奖励质量成就,逐步将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及体现教育质量保障思想的一系列措施引进学校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学校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1)小学教育质量意识的监测。即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使学校行政领导及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2)小学教育质量组织的评估。即建立上下协调的教学组织系统,通过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组织的相互关系、各自承担的任务,所负的责任。按照能级管理的要求,各级组织的职责、权力以及相互关系必须明晰,在整个实践教学组织系统中构成一个衔接紧密、相辅相成的整体,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3)小学教育质量过程监测。针对教学活动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各阶段的任务、内容、特点及要求,采取相应的对策,保证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对实践教学活动的检查、监督作用,坚持定期检查与不定期、不定范围的随机抽查相结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教学管理部门,并迅速采取对策解决问题,及时改进工作,确保教学质量不受影响。

4)小学教育质量制度监测。本着依法施教原则,围绕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方面、诸多因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用制度规范教学活动,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根据管理和约束内容的不同,重点制定和完善教学相关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教学人员奖惩制度、教学评估制度及实验室建设管理制度。

5)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的反思。即通过制定适合我校教学特点的评估指标体系,定期按评估方案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予以通报,并与相关组织和个人的切身利益挂钩,充分发挥评估的导向、促进和激励作用。

    6)将建立学校教学质量体系。作为新规划的重要内容予以公布执行,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管理。

    7)加强校级领导的听课制度。校长、副校长深入课堂了解教学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保证教学质量,营造一个人人都关心教学、重视教学、支持教学、尊重教师、严格教学管理的良好氛围。每学期听课应达到40课时。

8)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教育质量监测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为:

1.对全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并及时向有关部门、人员反馈信息。

2.对教育教学管理加强监督,为提高管理效能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3.组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参与指导各教研组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4.组织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作出决策。

5.对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状态进行评估,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6.负责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监控和检查,着重检查课堂教学情况,并重视向任课教师反馈有关教育教学的意见。

7.负责建立起严格而科学的考试评价制度。充分体现考试的科学化、公平性 。并根据新课程标标准,做好一次的教学质量测查工作,整个测查工作做到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对各科试卷规范管理,严格把关,做好保密工作,避免差错,测查工作井然有序,保证监测成绩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8.负责对各科检测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定期召开有关人员参加的质量监测研讨会,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全面落实教学质量的提高。

9.制定对家长开放制度,邀请家长来校听课,接受家长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

10.对教育、教学成绩优秀,在各类教学竞赛、调研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对品学兼优,在各类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给予表彰。

(四)构建能适应国际、国家、市、区、质量要求,依据课程标准逐步建立从命题到试卷的学业评价框架

进行“学生的快乐学习”、“教师的幸福教学”、“行政的和谐管理”质量的实践与研究。以此缩短学科与学科、班级与班级、年级与年级、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教学质量的差距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质量的差距。

建立规范的命题程序。

(1)明确命题定位和技术要求。难度系数确定为0.7左右。

(2)建立双向细目表。

(3)建立试题编制手册。

(4)编制试题、预试与组卷。

 

分享到:
相关信息